艺术来于生活,但高于生活。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,必须深入生活,见多识广,吴承恩亦不例外,苦读诗书的同时,亦会抽闲睱云游四方。其创作《西游记》时,便想到了贵州的一次旅行。
吴承恩画像
传说,此次贵州行,吴承恩来到绥阳县大路槽乡境内一个叫龙桥(今红果树)的地方,被这里的美丽风景吸引,更让他惊叹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山与山之间,巨石横跨,并形成空洞,自然成桥,溶洞密布,整一个神秘梦幻的地下宫殿。
而一群猴子吸引了吴承恩的注意,他们或在石壁追逐,或在树梢嬉戏,饿了,摘下山果饱餐一顿,渴了,饮上几口清澈的溪流。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让人艳羡不已。
看得出,猴群中,有一个是老大,颇有号召力,众猴追随左右。
瀑布后面藏着水帘洞
玩够了,在老大的引领下,这群猴子敏捷地跳跃至一处大瀑布前,并利用水帘后面的石壁攀援而上,之后全都消失在水帘后面的石洞。
由于这个风水宝地让人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忧,吴承恩便多逗留了几日,每天,都会看到这群猴子从瀑布水帘后的石洞进进出出。吴承恩明白了,这个洞,便是猴子们的家。
后来在著作《西游记》时,吴承恩自然联想到了这一幕,便有了孙悟空、水帘洞。
游人进入水帘洞
龙桥遍布红豆杉,吴承恩来时,正是红豆杉挂果的季节,红果满山。由此,便有了花果山,人要吃饭,花果山便是猴子们的粮仓。
其时,吴承恩也佩服这群猴子会选地方,在这样的地方栖居,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,以至于他在离去时,竟也恋恋不舍。
吴承恩宦途困顿,孙悟空与其猴子猴孙在花果山水帘洞的惬意生活,实际上表达了他本人内心的一种渴盼,怎奈人生在世,不会只让人享受生活,而必须要经历苦痛和挣扎,这是上苍的旨意,谁也无法改变。
《西游记》作为四大名著之一,后又拍成影视剧,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一度让人神往。许多风景名胜借此大打“西游牌”,给这洞那洞冠以“水帘洞”之名,根据传说,吴承恩笔下的水帘洞其实是在贵州绥阳,即现在的红果树景区。犹如剧中的真假美猴王一样,现实版的“真假水帘洞”亦如戏上演。
水帘洞的另一个入口游人如织
红果树水帘洞在瀑布的左右侧分别有一个洞口供游人进出,为了方便游人参观,全程架设了步梯。此洞为天然溶洞,洞内凉爽,潭水深幽。而立于洞中,通过水帘后面的洞口观瀑,遥想当年群猴出没,悟空神勇,心头别有一番况味。
水帘洞内洞内观瀑洞口观瀑
时过境迁,猴子们早已不在水帘洞栖居,猴子也少了,但偶尔还能在红果树险峻的山壁看到它们的身影。
吴承恩(约壹伍零零年-壹伍捌叁年),男,字汝珠海夜店招聘忠,号射阳。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。淮安府山阳县人。祖籍安徽 。
吴承恩自幼敏慧,博览群书,尤喜爱神话故事。在科举中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。嘉靖四十五年(壹伍陆陆年)任浙江长兴县丞。晚年绝意仕进,闭门著述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酒吧招聘看到的,谢谢!
|